來源: 甘肅科技報 記者 武文宣
9月15日,第三屆(2020年)全國綠色礦業發展大會暨2019年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在成都召開。我省金徽礦業和省科學院分別榮獲“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重大工程一等獎”、“2019年度全國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二等獎”。
在2019年度全國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上,甘肅金徽礦業郭家溝鉛鋅礦綠色礦山建設工程榮獲“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重大工程一等獎”。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完成的《甘肅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技術指南(試行)》,作為我國首部有關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方面的技術規范,榮獲“2019年度全國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二等獎”。
金徽礦業郭家溝鉛鋅礦綠色礦山建設工程項目是金徽礦業繼榮獲全國首批綠色工廠、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被授予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企業、首屆綠色礦山突出貢獻獎后,獲得的又一項國家級權威大獎。近年來,金徽礦業依靠科技支撐和創新驅動,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成立了金徽礦業研究院,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與多所知名院校建立產學研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取得了數十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組建了探、采、選研發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應用三維建模指導探礦和井下開采,采用主平硐+主(箕斗)副(罐籠)豎井開拓方式、充填采礦回采法,先進的“電位調控”浮選工藝和高效藥劑方案,使鉛、鋅、銀選礦綜合回收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選用先進裝備和工藝,實現了采選和充填作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采選過程控制達到可視化、信息化、數字化,為智能化、無人化礦山奠定了堅實基礎。
《甘肅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技術指南(試行)》項目是由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所長周自強研究員主持,張連科、張國信、賈雪梅、唐家凱等參與完成的重點科研項目。該項目于2019年8月30日由甘肅省自然資源廳正式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正式進入“系統性綜合治理”的實質性融合階段和“有規可依”、“有章可循”的發展階段,是我省祁連山生態問題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修復治理的重要技術成果,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加強履行自然資源部門“兩統一”職責,規范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重要技術措施。
據悉,“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屬國家獎勵辦公室獎勵目錄中新設的政府支持獎項,是專門推進全國綠色礦山建設而設立的跨礦種、跨行業的綜合類社會力量獎,包括科技進步獎、發明獎、基礎研究獎和綠色礦業重大工程獎。其中基礎研究類獎項用于獎勵在綠色礦山建設和綠色礦業發展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個人和組織。